春风拂枝,新绿初绽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,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以"匠心植绿·文脉传薪"为主题,组织师生开展特色植树活动。活动中,师生们不仅以专业技能践行环保理念,更将清明传说融入实践,让传统文化在春泥中生根发芽,展现出别样的节日内涵。
祭扫先贤承忠志,传说启思润匠心
活动首日,师生代表前往烈士陵园祭扫。与常规祭扫不同,学院创新融入"传说思政"环节。现场,教师讲述介子推"割股奉君、不言禄"的传说,引导学生思考忠孝精神的时代价值。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受此启发,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"忠魂永驻"主题纪念牌,将传统故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代作品。机电系李同学说:"听着故事设计纪念牌,感觉每一道刻痕都在与历史和对话。
科技赋能植新绿,匠心巧布生态林
植树环节成为专业技能的"实战舞台"。工程测量团队运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绘,规划出"忠孝林""传承林"等主题片区;工业机器人社团编程机械臂完成树苗移栽,精度达到毫米级;环境监测专业学生设计"智慧养护"系统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。活动中,教师讲述"清明插柳"习俗的由来,学生们将柳枝与树苗间植,寓意文化传承生生不息。2022级王同学擦着汗水笑道:原来植树也能做出科技感!
青团墨鸢承古意,节气智慧启新思
文化体验区将清明传说转化为实践课题。面点工坊里,师生制作青团时聆听"寒食禁火"典故,改良出低糖配方;机械设计社团以"纸鸢探晴"习俗为灵感,运用流体力学优化风筝结构,其设计的"介子推守志"主题纸鸢备受好评。数控专业学生小张展示着刻有清明传说的木牌说:"当传说遇上激光雕刻,传统文化就有了现代质感。"
主题研学探文脉,匠心传承寄远志
"清明与智造"主题讲座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。教师从"清明三候"引申至材料变化规律,结合"介子推守山"传说讲解仿生技术,让节气智慧浸润技能教育。学生们分组研讨"智慧祭扫""生态监测"等课题,将传说元素融入创新设计。参与活动的企业导师感慨:"这些孩子不仅传承了文化,更在创造未来。"
文明实践树新风,匠心精神永流传
此次活动突破传统祭扫模式,将专业技能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。植树现场设置的"电子纪念卡"扫码系统,既响应文明祭扫号召,又展现智能制造特色。学院负责人表示:"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让师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,用匠心守护绿水青山,用技能创造美好未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