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学院学生支部“禹迹寻踪”实景党课|追随大禹疏堵足迹,勇担交通强国使命

交通学院把“大禹精神”写进党建方案,以“疏堵导流、勇于担当”为主线,持续推进“禹迹寻踪”系列活动。11 月 2 日,学生党支部丁浩老师带队赴禹王亭、大禹治水遗址、徒骇河等现场教学,用脚步丈量四千年前“疏堵导流”的精神源头。

     一条河、一张图、一段“沉浸式”讲解——师生沿徒骇河逆流而上,把支部会开在治水遗址旁;在禹王亭前聆听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现场讲解,对照校园交通治理案例研讨“疏堵导流”;于大禹治水浮雕下集体宣誓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,把专业所学写成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项目清单,让党建与专业同频、让历史与现实对话。

     从“黄河安澜”到“交通强国”,大禹精神穿越时空,化作支部最鲜活的党建教材。此次活动以水为媒、以史为鉴,把“疏堵导流”提炼成党建方法论,把“勇于担当”内化为党员坐标系,引导青年在交通治理现代化的新“考场”上继续写好“治水答卷”,让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交汇成澎湃动能。